为高质量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蓝图,主动对接职业教育发展前沿与产业升级新需求,10月29日至30日,校长鲍桂楠率队赴天津、北京开展专题调研。副校长孙健身,以及发展规划处、科技与产业部、人事处、国际教育学院、现代教育中心、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
考察智能制造产线,探索校企协同新模式。调研组深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北京蚂蚁工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机器人零部件柔性制造产线,实地了解“真订单、真生产、真交付”的创新合作模式。该模式将市场真实需求融入教学与实践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链条、实战化的工程实践平台,为我校探索构建基于真实产业场景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双方在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共研教学资源、共育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
关注低空经济前沿,谋划专业建设新方向。调研组在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点考察了工业级无人机核心技术研发进展及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调研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习其在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此次调研为我校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推动机电与汽车类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智慧低空科创中心”提供了重要思路。
借鉴国际办学经验,拓展职业教育新视野。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组还考察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国际教学中心的建设成果与运行机制,学习了该校在推动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资源输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该校将“清代宫廷钟表修复与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展现了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特色,为我校深化国际交流、厚植工匠精神提供了有益启示。







调研结束后,鲍桂楠组织召开现场总结会,要求各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消化吸收调研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将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前沿方向有效融入“十五五”规划编制与专业建设布局中,力争在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调研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收获丰硕,拓宽了学校“十五五”规划的视野与思路,为科学绘制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活力。下一步,学校将系统总结调研成果,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奋力谱写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审:发展规划处 杨昭
二审:发展规划处 王贵锋
三审:党委宣传部 张书


苏公网安备 3203020200025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