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通讯员 周君宇 缪斯 周生澳)“您从这个通道下去,乘坐地铁一号线往路窝方向坐一站即可到达。”近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已在古彭便民服务驿站忙碌起来。这个国庆假期,26 名学子轮班值守 8 天,为市民游客提供文明引导、文旅推介等便民服务超 300 人次,以志愿服务开启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

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紧扣五育融合要求,创新构建“志愿服务+技能训练+实践体验”三维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精神的培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爱劳动、会劳动、愿劳动。
“周院长用20年坚守诠释了劳动创造价值,我们更要以行动传递温暖。”10月24日,在徐州幸福园普惠养老服务中心,听完全国道德模范周长芝院长的分享后,学生们迅速分工,洗菜切菜筹备晚餐、清扫公共区域、布置节日装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随后,大家围坐老人身边听故事、话家常,用陪伴和劳动传递温暖与关怀。
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先后与幸福园普惠养老服务中心、鼓楼区图书馆、鼓楼区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了“敬老助老”“文化惠民”“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常态化公益劳动,学生们不仅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成就感,更在服务他人中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认知,进一步筑牢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实验室操作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严谨的劳动实践。”作为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银牌获得者和全国技能能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2 届毕业生王德龙留校工作后,专门负责《实验室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他将自己的参赛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在称量、滴定、样品分析等实操中锤炼劳动技能。
学院坚持专业与劳动同频共振,把实验室技能训练纳入劳动教育必修模块,同时结合专业优势组建食品烘焙、工业分析检测社团,学生们运用食品检测专业知识制作月饼、泡芙,借助化工技能研发环保清洁剂,在“做中学、学中劳”中提升劳动创新能力。近三年,学院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已获得金牌3枚,劳动技能培养成效显著。
“从播种到收获,每颗番茄都凝聚着劳动的汗水。” 在校内农耕园里,学生们正忙着给蔬菜浇水。这片占地 100 多平方米的劳动责任田,由学生自主种植甜瓜、番茄、玉米等作物,记录作物生长周期,在翻土、播种、管护的过程中感受春种秋收的劳动之美。
学院还积极完善“校内 + 校外”劳动实践模式,在校外与徐州市大彭镇子欢农场等单位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开展“植树节植树”“农产品采摘”等季节性劳动活动。通过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劳动热情,让“爱劳动、勤劳动”成为青春风尚。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未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将持续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路径,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闻链接: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50d6ea3f600aa66b237c773c5cff2128?from=UC92azc3djZYbnBlb2NaNkRvdVR4YjN4RnZRdWFRRTU5Myt0S2crcWRSU21MNEZsK2lGb1RZNnhieWw2NXl6Sg==


苏公网安备 3203020200025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