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工商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一村一品展新貌,青春聚力助振兴"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作者:工商管理学院日期:2025-07-28点击:15

为探索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构建职业教育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近日,工商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立足学科专业优势,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采用“集中调研+分散实践”双线模式,深入淮海经济区乡村产业一线,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深耕产业一线,共探发展新局

实践团首站前往徐州市铜山区四堡社区,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实地考察当地米线加工厂与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系统梳理米线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座谈会上,团队与社区干部、产业带头人围绕特色产业升级、电商渠道拓展等议题深入研讨,针对物流成本偏高、品牌包装同质化等实际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实践团成员熊思晴在调研记录中写道:“计划通过抖音平台打造‘四堡米线’特色IP,助力地方美食拓展市场。”此次调研促成四堡社区与学院达成“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意向。

聚焦技术赋能,激活产业活力

实践团赴台上村草莓种植基地开展专项调研,以跨学科视角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现代化温室大棚内,技术人员现场展示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并系统讲解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智能设备精准调控生长环境的技术原理。实践团成员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知识,针对基地现有“产强销弱”的发展瓶颈,设计以“莓好生活”为主题的“采摘体验+研学旅游”融合发展方案。开发草莓生命历程科普课程开发、策划草莓采摘主题活动,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搭建“云上草莓园”数字化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种植过程透明化、预约服务智能化、社群运营精准化。双方现场签署《研学基地共建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课程开发、品牌塑造、人才共育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立足地方实际,践行青春担当

集中调研阶段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返回淮海经济区各地,聚焦“一镇一业”开展专题实践。在江苏邳州大蒜主产区,团队成员走访3个行政村,访谈32位种植大户,撰写《大蒜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化路径研究》报告,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安徽宿州砀山酥梨产区的团队成员创新采用“电商+直播”模式,协助果农销售砀山酥梨、黄桃罐头等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切实助力农民增收。

“当课堂上的市场营销理论与田间地头的产业实践相遇,才能真正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实践团团长黄家敏在云端总结会上表示。指导教师邓忍指出,实践团以“小切口”深入产业肌理,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厚植家国情怀,也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了青年智慧。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赋能计划,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一线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让特色产业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一审:工商管理学院 邓忍

二审:工商管理学院 高成

三审:党委宣传部 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