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科学推广标准地膜 赤心守护一方沃土

作者:材料工程学院日期:2023-08-10点击:195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三叶绿色新材料协会开展农用标准地膜推广项目,号召大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营造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去 服务生态文明

近期,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叶绿色新材料协会组建“绿意盎然,给夏天加'膜'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调查农村非标准地膜使用情况为主要任务,宣传贯彻标准化地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杜绝非标地膜流向市场,污染土壤,破坏生态。同时前往校企合作单位学习改性材料造粒工艺,商榷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合作事宜。

走进去 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三叶绿色新材料协会第4次针对科学使用地面覆盖薄膜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范围覆盖到徐州周边三县(区)10个村。

   地膜用于地面覆盖,提高膜下土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减少病虫害,减少杂草生长,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增产增收,地膜覆盖技术有白色革命之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是用占世界7%耕地养活了全球22%人口的“米袋子”“菜篮子”的功臣。但是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昔日的白色革命造成了今朝的“白色污染”,大量地膜残留于土壤,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土壤质量、农作物根系生长等带来重大影响。每亩地残膜超3.0公斤将导致农作物减产11%-23%。为杜绝土壤里的白色污染,国家多措并举,一方面修订地膜国家标准,将聚乙烯地膜最低厚度由原来的0.008mm提高到0.012mm,便于使用后的地膜的回收,另一方面加速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用后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叶绿色新材料协会用自身专业先后研发了用于地膜的除草母料、环境友好型除草地膜、回收地膜制备环保秸塑装饰板等。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技术成熟,在废旧地膜的回收领域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废旧地膜回收的激励和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回收流程需要不断优化,减少中间环节,降本增效。与合作伙伴江苏腾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讨处理废旧地膜的清洗、分类、造粒和研发其他更好的应用领域。


  走上去 谱写青春华章

  今年暑期,协会成员的足迹走进位于徐州市贾汪区的岚子村和韩场村。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对农用薄膜全产业链的管控,抵制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非标地膜。帮助村民辨识市场上的各种农用地膜,耐心讲解国家标准地膜的贯标关键及其长远意义。用数据、图表展示,使用非标准地膜虽然眼前成本低,投入少,但后期回收难,对土壤和环境危害大,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用动画模拟帮助村民理解降解地膜的优点,鼓励一部分村民先使用降解地膜,形成示范,促进降解地膜的广泛应用。

    通过沉浸式地交流,不但了解到了非标准地膜的真实使用情况,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深刻认识到地膜资源的综合高效合理利用,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增强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撰稿:材料工程学院 徐冬梅

摄影:材料工程学院

初审:材料工程学院 周树会

审核:杨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