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55周年校庆】我校隆重召开第二届理事会大会

作者:日期:2019-10-23点击:3062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在全校上下欢庆伟大祖国70华诞、建校55周年之际,我校第二届理事会大会10月19日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美丽的校园嘉宾云集,政行企校再度欢聚,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经过周密安排和部署,会前,大会秘书处在图书馆视频会议室召开了预备会。大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共同听取了第二届理事会筹备工作报告。

第二届理事会大会预备会议

    上午10点,理事会大会正式召开。徐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吴昊,徐州市经济开发区、鼓楼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科技局,邳州市政府、新沂市教育局领导,建筑、化工、机械、橡胶、计算机、会计等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紧密合作的98家企业代表,各地校友会校友代表,我校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第二届理事会大会

徐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吴昊代表徐州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长期以来服务徐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的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学校抢抓徐州中心城市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契机,主动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建设区域开放共享的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中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吴昊发表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祝木伟在大会欢迎辞中说,学校55年的办学实践积极探索校地合作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全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第一届理事会紧紧围绕学校发展中心任务,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届理事会大会的召开,将为我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党委书记祝木伟致欢迎辞

学校院长张登宏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了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谱写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工作报告,他“强化建章立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对接产业需求,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贯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政行企校联手,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共享育人成果,就业创业工作亮点突出”等六个方面总结回顾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并“政行企校”协同,营造产教融合制度环境;调整优化专业布局,走专业集群发展之路;坚持引企入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培引育’多措并举,建设产教融合的科研团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五个方面对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进行了规划。

张登宏院长做工作报告

 本次大会由副院长鲍桂楠主持。

鲍桂楠副院长主持大会 

期间,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章程(修订)》、《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意见》,学校党委书记祝木伟当选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第二届理事会成员代表、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世斌总裁代表理事会发言。他对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校企双方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期望校企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吴世斌总裁代表理事会发言

会上,学校分别与鼓楼区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接受了深度合作企业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中煤汉泰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江苏诚意集团、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计315万元的资金和设备捐赠。

 

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捐赠仪式

学校同期召开了教育发展基金会一届五次理事会、“合作发展、共赢未来”校友论坛和各二级学院专业发展论坛。

教育发展基金会一届五次理事会议 

校友论坛 

校友会及企业捐赠

高分子类专业发展论坛 

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发展论坛 

现代服务类专业发展论坛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发展论坛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发展论坛 

信息技术类专业发展论坛

在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开展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本届理事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换届会,也是一次共谋发展的合作会。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理事会各项议事规则及相关制度,完善理事会运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互动联系和沟通协作,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积极吸纳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广泛聚集智慧和力量,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全面推进学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