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我校建校55周年来临之际,为激励青年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鼓励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引导青年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近日,校团委在校党委的指导下,组织我校各青年学习社开展了以“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引导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长才干,在母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做贡献,为祖国献礼,为母校庆生。
把握时间节点,认真策划。校团委在校党委的指导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我校建校55周年为时间节点,依托校、院、团支部三级青年学习社,以团日活动为载体,以“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为主题,以《“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习近平在厦门(十三)》为学习内容,结合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组织青年谈感悟、话成长,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祖国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投身我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
融入实践感悟,成效显著。1个校级青年学习社、6个院级青年学习社、93个团支部,近4000名学生参与到此次学习交流活动中来,以“明主题、学原文、悟经典、学榜样、话初心、励前行”为学习流程,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生纷纷表示要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融合,青春应在奉献祖国、奉献家乡、奉献母校中闪光。
校青年学习社学员尹俊说:“为了把红色故事和剪纸艺术带到更多人的生活中,我们顶着烈日走进小学、乡镇、社区,一路上充满汗水,我也曾迷茫,这样‘自找苦吃'是否值得。但是,当我看到社区居民认可的眼神,看到孩子们参与互动时认真的身影,听到一声声感谢,我更加明白‘自找苦吃'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干部,应该时刻铭记,吃苦胜于享乐,要坚持多学多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努力为民族复兴和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材料工程学院青年学习社学员经涛说:“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和老师一起寻访了多名优秀校友,向他们传达母校的问候的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奋斗的身影,看到了吃苦的幸福,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工商管理学院“小青新”青年学习社学员徐子恩说:“假期里,我顶着酷暑将红色故事带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社区,在向他们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时,自身也受到了洗礼。我在传播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我在接续中华民族的红色血脉,‘自找苦吃'是因为有红色打底,我愿意为她贡献我的一切。”
化学工程学院“大美明德”青年学习社学员赵海成说:“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采访实录后,我了解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年轻时不贪图安逸,不回避困难,以自我成长为回报,以奉献服务人民为标杆的奋斗历程。回想起我在丰县大沙河镇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我们为农村留守儿童带去了美育实践课程,将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艺术带给孩子们。在个人分散实践中,我在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同机场地勤一道,帮助特殊旅客,一个暑假的实践让我学习到了学校中没有的社会生活技能。其中有一对年轻的盲人夫妇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是两位小提琴艺术家,从小学琴直至可以与其他艺术家同台演奏,不需麻烦别人也能以自己的奋斗自食其力。这也使我认识到,今后的学习生活要多吃苦,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做出更多的奉献。”
机电工程学院“研习先锋”青年学习社学员刘澈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总书记的经历让我明白,吃苦和生活环境无关,无论生活是否富裕,吃苦都是一项必修课。”
建筑工程学院“青春•学传”青年学习社学员孙倩说:“习近平总书记讲: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我想,作为强国一代的我们,要自己找苦吃,了解社会现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我们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真谛空间”青年学习社学员鄢永慧说:“‘自找苦吃’的深刻内涵应是努力在青春中砥砺自我、奉献自我。今年暑假我寻访了多名优秀校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主动迎接挑战,努力奋斗才使他们得到今天的成功。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新青年一定要‘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实干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材料工程学院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工商管理学院“小青新”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化学工程学院“大美明德”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机电工程学院“研习先锋”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建筑工程学院“青春•学传”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真谛空间”青年学习社学员交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