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为赛轮集团越南公司新晋员工培训班正式开班,该公司32名员工到达青岛赛轮集团总部,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中文和橡胶轮胎制造工艺等技能培训,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和材料工程学院担任具体培训工作。
本项目是我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满意的人才支撑服务,为我校现代学徒制与国际接轨打下良好基础。2018年底,我校党委书记祝木伟率团赴访问赛轮集团越南公司,与该公司建立了人才培训中心和实训中心,并在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达成协议。双方约定在2019年5月为赛轮集团部分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和汉语教学,并从中选拔出优秀员工到我校留学。
为落实好本次国际人才培训项目,副院长鲍桂楠带领材料学院和外事办负责人专门赴青岛赛轮集团总部洽谈和协调相关培训事宜。学校认真选拔培训教师,组织学习校企合作文件,联合赛轮集团制定双方认可的培训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内容等。
5月15日,外事办负责人王建华和橡胶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杨慧前往青岛赛轮集团总部了解培训效果。两位老师深入汉语教学课堂,与师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和过程,探讨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
两周来,赛轮集团越南员工培训正按计划有序开展。培训班教学模式紧贴生产一线,内容新鲜实用,涵盖语言学习、橡胶工艺学习、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现场操练模拟等,学员学习兴趣高涨,培训达到了初期目标,越南员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日常用语和一些橡胶专业术语,形成了良好的开局。
本项目由我校和赛轮集团公司合作开展,旨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发挥我校师资和科研优势,借助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的东风,努力拓展学校办学空间,积极服务国际企业,为一带一路培养本土化人才。这一项目的成功合作是我校在贯彻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方面,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校校企合作进入了国际化的新时代,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据悉,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A股上市民营轮胎企业,公司集轮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总资产逾150亿元,全球雇员11000余人,产品畅销欧、美、亚、非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 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