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构建劳动素养培养体系 锻造高质量现场工程师

作者: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25-10-23点击:11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立足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方略,以培养“五优”橡胶现场工程师为己任,精心构建“333”劳动素养培养体系。通过“三类课程”联动、“三个课堂”贯通,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目标”提升,走出了一条劳动教育与专业素养培养深度融合的特色育人之路。

  主体课程:聚焦理论实操,筑牢知识与技能根基。学院以高分子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核心教学阵地,将“劳动教育与现场管理”必修课设为主体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劳动教育理论与现场5S管理技能紧密相连。学生既能从理论层面理解劳动内涵、意义及5S管理概念、原则与方法,又能在实训中心的实境生产车间开展实操练习,切实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为后续能力提升筑牢根基。

  融合课程:强化实境训练,推动能力与素养融合。学院以专业实践课程为融合课程,在实训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与现场管理素养要求有机融入各实训环节。学生在橡胶塑混炼、材料成型等专业实践中,严格执行5S管理标准,从工具归位到环境清理,从安全规范到质量把控,全面强化5S现场管理能力与职业素养,在真实场景中巩固技能、锤炼品格,实现从“会操作”到“懂管理”的跨越。

  拓展课程:拓展实践空间,实现技能迁移与应用。学院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起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核心的拓展课程体系。校内劳动区、宿舍、教室成为学生践行5S管理的“微职场”;校外社区服务、企业实习则成为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试炼场”。学生将第一、二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更复杂、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实现从“掌握技能”到“熟练应用”的升华,真正达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育人目标。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院将不断深化“333”劳动素养培养体系,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致力于为橡胶新材料行业输送更多兼具工匠精神、管理能力与劳动情怀的现场工程师,为中国智造贡献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撑。  (周树会 柳峰 陈慧)

新闻网址: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10/19/nw.D110000gmrb_20251019_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