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系统构建“三个一”工作范式,有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面对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布局、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学校积极回应,立足地方,持续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拓展合作模式,夯实平台支撑,全面提升校企协同创新能力,丰富融合内涵,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打造“四轮驱动”模式,精准服务地方发展
学校探索形成“四轮驱动”产教科融合新模式,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新沂学院、行业产教共同体及大学科技园等平台,精准对接市域、县域发展与产业企业需求。该模式实施以来,学校在科研领域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重要突破,年均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00余项,近三年累计为企业增效超过1.5亿元,并连续五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搭建互联共融平台,促进资源高效整合
学校实体化运营8个产业学院、1个省级市域联合体、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3个省级培训组织,构建起“四链衔接+多元共育共享”机制。近年来,吸引企业投入资金设备超5000万元,建成“徐工1号”“徐工优酪”两条实体化生产线,每日可量产自主知识产权乒乓球拍高性能套胶500支,并成功研发5大系列、20余种新型乳制品,助力绿健集团高端鲜奶占比提升15.4%。学校年均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规模分别近2000万元和超10万人日,有效支撑区域与行业提质增效。
建立动态监督机制,保障融合实效与合规性
学校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标准为引领,建立“4+1”评估监督机制,实行季度跟踪与年度评估相结合,全面覆盖合作项目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果转化等关键维度。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实现对进展缓慢项目的动态调控。近年来,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项目,引入1200万元建设“京东产教融合平台”,近五年累计促进超万人就业,多项教学成果与在线课程获国家级认定,为产教融合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新闻连接:https://m.jstv.com/news/2025/9/26/1421190048813121536.html?curchannel=%E6%95%99%E8%82%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