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思政育人主阵地作用,9月26日,我校在B18-1121会议室召开“大思政课”建设专题研讨会。党委书记刘莹,党委副书记李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宏楼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研讨。会议由李红主持。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博作专题汇报。他从学院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以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表示,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粘合剂”和“催化剂”功能,以“大马院”发展格局,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落地生根。
在教师代表交流环节,杨晶、郑友琳、沈立里、张睿思四位思政课教师先后发言。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创新教学方法、回应学生关切、传递价值理念、对接成长需求等角度,分享了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并展望了未来专业发展方向。
刘莹认真听取教师发言后,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学校党委始终将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和师资队伍培育置于重要位置,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见行见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下一步工作,刘莹向全体思政课教师明确“三问、两建议、一鼓励”要求。“三问”:一是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以“固本、强基、拓新”为路径,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建强师资队伍。要严格落实1:350的师生比要求,持续扩充师资规模,聚焦教师能力整体提升,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三是上好思政课。要坚持“小切口讲透大道理”,善用鲜活案例增强课堂感染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两建议”:一要推动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局,形成“校兴我荣、校强我赢”的共同体意识。二要积极传播时代正能量。既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也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一鼓励”:鼓励思政课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李红强调,学校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落实“周周有调度、月月有见面、全年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支持。希望全体思政教师不负校党委重托,在“大思政课”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本色工程、“道德品质”底色工程中,以扎实工作和真挚情怀书写立德树人的精彩篇章。
与会教师普遍表示,深切感受到学校党委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视与关怀,大家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不断夯实理论功底,提升教学水平,以更高热情投身思政课教学,共同绘就学校思政教育事业新画卷。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强化使命担当,完善师资培养机制,拓展教学实践平台,为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丹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博
三审:党委宣传部 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