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机电工程学院开展“政策传声筒·助学连心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机电工程学院 日期:2025-07-23点击:14

为深入宣传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近日,机电工程学院组织社会实践队伍,深入村镇宣讲国家资助政策,以扎实举措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彰显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精研政策,打造专业宣讲“工具箱”

为确保政策宣讲精准到位,机电工程学院组建专项团队,系统梳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团队聚焦高等教育各阶段资助要点,将专业政策术语转化为群众易懂的语言,编制分类清晰的《国家资助政策手册》。手册中,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关键信息以图表形式呈现;针对农村家庭关注的助学贷款还款事宜,专门制作“还款指南”;围绕常见疑问,附设详细解答。团队成员凭借对政策的深入解读和自身受助经历,形成“专业解读 + 实例分享” 的宣讲模式,为进村入户宣讲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基层,构建政策传递“连心桥”

实践团队带着精心准备的宣讲材料,走进村镇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他们在镇政府设立咨询点,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随时咨询;同时走上街道,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政策要点;还主动进到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进行针对性讲解。队员结合农村实际,用通俗话语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 等政策,确保村民能够理解和记忆。针对特殊群体,采取适配的讲解方式,保障政策信息传递全面覆盖。曾受助的学生队员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政策解读,增强宣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村民切实感受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

持续发力,建立长效帮扶“服务链”

政策宣讲的尾声,化作一场跨越校园与乡村的爱心接力,让志愿服务的温度持续蔓延。实践队返程前,整理出村民最关心的12 类问题,制作成《资助政策答疑手册》,委托村委会发放到户。为巩固宣讲成果,实践团队还留下“一对一帮扶热线”,为村民提供远程申请指导服务;主动与困境家庭建立联系,提供资助申请手续办理的相关指导。一系列举措,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有需要的家庭,形成“受助 — 助人” 的爱心接力。村民成功申请资助后反馈良好,彰显活动的实际成效。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机电工程学院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长效化的具体举措。通过政策宣讲与帮扶,让国家资助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审:机电工程学院 张潇潇

二审:机电工程学院 李德亮

三审:党委宣传部 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