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我校团委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员开展“寻访劳模工匠,传承匠心报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访国家电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吴庄变电站和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与全国劳模王浩、“大国工匠”孟维展开深度对话,在智能制造一线探寻匠心传承的时代密码。
在国家电网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王浩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监控值班机器人系统。这位扎根电力行业二十余载的“电网守护者”,从普通值班员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行业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实现了从“人工巡检”到“智能运维”的历史性跨越。“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智能电网是我们的使命。”王浩老师指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巡检系统强调,这项技术突破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攻关,更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面对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同学所提出的关于“智能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问题,王浩老师深入剖析了产业变革中技术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我们岗位可以平凡,工作绝不能平庸。干工作就要干得出彩,干到极致。”从“工”到“匠”,不仅仅是技术的成熟,更是一位电力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
在徐工集团生产车间里,“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孟维老师向同学们演示“毫厘之间见真章”的技艺精髓。“‘敢于争第一’,就是工作上如果没有争第一的目标和劲头,那就不要去做;‘勇于创唯一’,就是在技术上要勇于创新,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孟维老师在精密零部件数控加工领域深耕20多年,他一直以此鞭策自己,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取得了累累创新成果。“要干就干出个人样来”——这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他从普通操作工到行业标杆的蜕变密码。针对同学关于“匠心如何传承”的提问,孟维以师徒相授的温暖故事为例,阐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真谛。孟维老师讲到:“再复杂的大国重器,也要从打好每一颗螺丝钉开始,只要钻研得够深、琢磨得够细,技术工人也能走技能报国的路。”不仅使得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的职业境界,更是对同学们未来职业道路的指引。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和深度对话,实践团成员不仅见识了顶尖技艺,更读懂了工匠精神背后那份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正是一场这堂匠心传承课,工匠前辈们所展现的坚守与担当,为工匠精神写下滚烫的注脚。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接力,也是青春理想的生动淬炼,更是在思想碰撞中感悟着“匠魂”的时代内涵。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通过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青年学子以匠为师、以技报国,为制造强国建设培育更多新时代的“能工巧匠”,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一审:团委 王舒洋
二审:团委 孙鹏
三审:党委宣传部 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