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我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满怀喜悦的收看了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大会报告在我校党外人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表示,将始终牢记合作初心,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同心同向同行、汇识汇智汇力。
民盟徐工职院支部主委、副院长张芳儒: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深刻理解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的论断,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坚持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积极联系和团结党外的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特色和优势,围绕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等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我校创建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而团结奋斗。
民建徐工职院支部主委、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张敬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谈了近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扎根职教领域,守初心,担使命,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以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行业需求,坚持育训并举,提升育人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民革徐工职院支部主委、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郁: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作为民革党员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大盛况,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报告。将认真学习、深入领悟、完整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结合自己的工作,立足实际,明确学院“十四五”的目标与任务,贯彻党的教育和人才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工业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踔厉奋发。
民进徐州市科技支部主委、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徐惠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我细细学习领会,结合我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奋斗目标,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赓续民进人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民革会员、体艺部教师陈广旭:金桂飘香,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字千钧、视野宏大、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民革党员,我将认真学习、深入领悟、完整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在学校“双高”建设中做出民革人的贡献。
民进会员、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张大成: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一名青年教师,全程认真聆听完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开幕会讲话,倍感振奋,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牢记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扎根岗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添砖加瓦。
民进会员、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龙浩:通过收看二十大开幕会,听取大会报告,了解到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下取得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这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将党中央的要求和个人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的全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在每个学生心中播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种子。我们将利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决策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创新,着力解决智改数转的关键技术,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建设与决策管理。我们一定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建会员、审计处工作人员朱波: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民建徐工职院会员,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深刻体会到“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着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体会到党把教育、科技、人才摆在了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的重要位置。”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这三个方面,高校作为主力军责无旁贷,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坚决扛起学校高质量发展新使命,奋力谱写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
民盟徐工职院支委、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黎少辉: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听了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要求以后,我备受鼓舞。我将做好三个“坚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注重夯实思想道德建设,追求育人价值;坚持创新教育,充分挖掘现代科技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坚持自身能力提高,不断通过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民盟徐工职院支委、工商管理学院教师韩煦: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传承优良传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作为教师,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水平,做到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面对时代使命,我将不忘初心,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展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民盟会员、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杨鎏:观看了二十大开幕会之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了解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同时也是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这句话: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眼世界,中华民族携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矗立在亚欧大陆的东方,熠熠生辉,无论是烟雨江南的亭台楼阁,还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化城市,无一不充满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份不可撼动的民族认同感让我感到能够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幸见证了我们的祖国日渐繁荣,迈向昌盛,我也在不断激励和督促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添砖加瓦!
九三学社会员、材料工程学院教师王忠光: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家收看了开幕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开幕会后,内心激动不已,报告高瞻远瞩,意义重大。作为一名九三学社会员,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钻研,教书育人,为学校的“双高计划”建设和创建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无党派人士、医务所所长(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颖: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我校第三次党代会也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主动肩负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升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机制和标准,以新作为新担当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报告还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学校医务人员中引发强烈共鸣。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努力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贴心、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全力推进学校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学校师生健康贡献新的力量。
无党派人士、工商管理学院教师邹澍华: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我聚精会神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心潮澎湃,深感自豪,倍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将在前辈们的指引下,牢记树人的教诲,不忘立德的嘱托,将教书育人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撰稿:各相关民主党派会员、无党派人士
编辑:统战部 陈令霞
审核:统战部 乔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