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3月27日下午,我校以腾讯会议线上方式组织召开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协作共同体建设推进会暨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党委书记祝木伟、副院长鲍桂楠,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席克军、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童孟良等协作共同体学校校领导、课题负责人、成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鲍桂楠主持。
会议邀请了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崔岩、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刘冬、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师资室主任孙琳、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驻会副会长、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红军、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聂伟进等五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担任开题评审专家。
党委书记祝木伟作为牵头单位代表致辞。祝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并总结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和规律,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持续强化“三教”内涵建设,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研究成果,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落实落地。聚力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祝书记希望,各个参会单位借着本次会议的契机,秉承“资源共享、包容互信、优势互补、协同前进”的原则,加强交流、加深合作、加快融合。协作共同体各成员单位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协作共同体建设平台,根据团队建设的重点任务、核心内容、预期成果等进一步深化专业群建设。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席克军作为协作共同体参与单位代表发言。席克军副院长表态作为协作共同体的成员单位,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课题研究,并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加强协作共同体建设。各协作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强化共同体之间的合作,为团队项目建设出谋划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课题研究作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
会上,协作共同体学校的1项主课题(重点课题)、5项子课题、1项一般课题的课题负责人或代表,分别从新材料专业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教科深度融合”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冶金与材料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优化、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专业(群)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双元”新形态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1+X”证书制度探索与实践研究等角度扼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计划、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
专家组充分肯定协作共同体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案,围绕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课题之间的关联度、课题研究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师团队运行管理与激励机制、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智能化与数字化建设等关键问题,对每个课题进行点评指导。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协作共同体内成员单位在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构建、课题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协作共同体”牵头单位和培训基地,我们将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完成团队建设任务,引领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材料工程学院 胡晗 人事处 姚茹
摄影:人事处 姚茹 宣传部 胡磊
初审:人事处 孙婷婷
审核:仲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