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丽,景秀九里,又是一年迎新时。信息工程学院一千余名新生从五湖四海奔赴于此,将在这里扬帆起航,踏上人生的新征程。为确保新生安全入校,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身份角色、适应生活环境、明确前进方向,信息工程学院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学校“适应·养成·融入·规划”的指导思想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迎新活动及入学教育工作,助力新生扬帆起航。
安全保障环环相扣,助力学生安心起航
2020作为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要求下,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祥章、党总支书记刘海涛组织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对20级迎新工作及入学教育实施的细节方案进行部署安排。在入学前,班主任老师延续学院电话家访的传统,逐一和新生家长采取电话沟通,对疫情防控及来校途中安全的问题进行叮嘱。学生入校时递交开学前十四天的行程轨迹记录和体温检测记录,同时进行体温检查与健康码查验。迎新点上,学院还为每一位新生准备了安全宣传单页与安全信息板。新生入住宿舍后,院领导、辅导员及各班主任老师多次深入宿舍区,强调宿舍安全问题,从“入校前——入校时——入校后”三个环节真真实实做到多重提醒、节节跟踪,为新生入校提供安全保障。
创意迎新亮点频频,助力学生暖心护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及录取工作相应延后,因此20级新生报到较往年延迟了近一个月时间。纵然九里山下的气温较往年迎新时寒凉不少,但信息学院为新生们准备了诸多“惊喜”,为新生们带来了温暖与感动:迎新点上印满学院logo的奶茶热气腾腾,宿舍内学长学姐亲手写上寄语的床卡真挚感人,学院为贫困生准备的励志书籍和U盘贴心实用……由于今年迎新期间学校严格校门管理,新生家长及亲友不能进入校园,因此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全方位的“迎新暖心计划”志愿活动,开展“精准迎新”服务。迎新现场,志愿者们穿梭在校园之间,在新生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为新生指路引导、解答疑问、搬运行李、协助办理手续,提供一对一的入校报到服务,实现精准迎新,用温暖的笑容消除新生心中的陌生,用关切的话语带给新生阵阵暖意,驱散新生们独自报到的焦虑不安。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助力学生信心远航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信息工程学院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校园防疫要求,开展“心有所信,方能远行”的新生入学主题教育工作。该工作在学校“思想领航、学业导航、成长护航”整体规划下,信息工程学院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动态方方面面入手,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校史学习、校园采风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的理想信念,解答学生入校后“学什么、怎么学、为谁学”的学业困惑,关注学生“安全法制、心理适应、行为养成”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立体化、系统化、层次化的入学教育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说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信息工程学院祝愿2020级信息工程学院的每一位新生九里山下青春作伴,春华秋实,学有所成!
撰稿:信息工程学院 唐梦
摄影: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信息工程学院 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