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战役努力着,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自告奋勇的奔赴在疫情防控一线,实现着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的初心,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力量。
刘训吾,财务管理165班学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号召,2019年7月毕业后,他成为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扎根苏北,服务基层,在共青团沛县委员会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能冲前线,他就在最基层,脚踏实地为村民们服务。他说:“国难之际,身为一名党员,打赢深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到村委会大队工作人员人手紧张,他主动请缨参与志愿服务,承担起守护家园的职责。毕业半年来一直热心做公益,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分别给红十字会和孤儿捐款,此次武汉疫情,他也参与了捐款,他说:“虽然我不能在前线医治病人,但我可以默默支援武汉。”
他执勤的现场,没有避寒的帐篷,只有一张简陋的桌子,一个拦路的杆子,一个简单的消毒喷壶,还有他心中“我是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胸前耀眼的党徽。村中物资紧缺,仅有的一些物资都分配给了特定需要的人,大队的工作人员都得自备口罩、手套,而他自己的口罩和手套都是用酒精消毒后反复使用。
在配合村支部书记工作的前提下,他深入挨家挨户走访。一方面检查是否有聚众打牌或串门的行为;另一方面村群体老人居多,消息不灵通,对疫情认识不足,他对疫情进行宣传,引导他们戴口罩,尽量不要出门。
他说:“村里老人多,防疫意识差,由此造成管理难度大。”村里的一位八十多的老太太平时就喜欢在村里转转。老太太在他执勤过程中,连续三天未戴口罩出门,而他每一天都向老人家说明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并且嘱托她不要出门。终于在第四天,老太太不再出门,而村民们的身影也逐渐稀少。得到村民的理解,看到空旷的村口,让他倍感欣慰。后来他还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说:“让他们从小就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胡轩齐,2016级财务管理162班学生 毕业以后成为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在鼓楼区信访局工作,工作上认真负责。看到通知后,他放弃春节休息的假期,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工作。2月1日,是他当志愿者的第一天,他六点多就起床了,由于公交地铁都停运了,而他又距离鼓楼区黄楼街道报道地点8.6公里,所以足足骑了45分钟才到达地点。
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160多名社区居民打电话,详细询问他们之前是否到过湖北、是否接触过患者和疑似病例,目前身体状况如何,做到挨个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还在电话中叮嘱他们不要外出,要勤洗手,戴口罩。
第二天,他穿梭在黄楼街道彭校社区拉条幅,参与疫情防护宣传工作,同时也用大喇叭对居民讲解疫情知识,虽然寒风凛冽,但依然阻挡不了他宣传的脚步。2月8日元宵节,刚好遇上下大雪,气温零下6度,本应该是在家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过节的日子,但是为了居民的安危,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艰苦的执勤环境,他没有退缩。晚上六七点的时候进出社区的居民较多,他会主动放下手中的饭菜,做好外来登记与检查工作。
社区志愿者说:“小胡,你家最远,要不你先回家吧,我在这值守就行了。”他说:“没事,我不走,我们一起值班。”直到社区没有居民出入他才回家,漆黑的道路上只有他骑着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晚上22点才到家。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连续奋战在一线18天了,他每天骑车到各个社区执勤点值班,进行居民出入登记、体温测量及防疫宣传工作,目前在民主社区、电北巷社区等共登记、检查上千名居民。有朋友问他当志愿者是什么感受,他说:“累并快乐着,我身边的人都在为了战胜疫情努力着,有的人都快六十岁了,他们很辛苦,他们是我的榜样,我更应该多付出一些。”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待到春暖花开时,山河无恙,你我安康,我们一起迎接奋战的英雄们回家,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