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治理的深入,化工行业不断优化升级,大型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不断扩充,人才需求稳步上涨。化工学院紧紧盯住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按照学校高质量就业工作要求,通过与优质企业开设订单班,努力推进优质就业工作,实现从追求学生就业率到就业质量的转变。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园之一,园区聚集了中化国际、卫星石化、盛虹石化等一批百亿、千亿级投资规模的央企和民营龙头企业,是江苏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化工学院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建立起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我校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卫星石化投资三百多亿元在徐圩新区建设轻烃综合加工利用项目,为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化工学院两次到企业洽谈人才合作模式,并于今年9月份组建了50人规模的“卫星石化”订单班。校党委副书记李红、卫星石化党委书记刘世刚代表校企双方出席了订单班开班仪式。订单班学员享受企业提供的每月生活补贴、奖学金、学费返还、安家费等政策,定岗后一线岗位月薪可达一万元,真正实现了“培养高级蓝领人才,月薪破万不是梦”。
为强化订单班人才培养,卫星石化为订单班开设了50个学时的定向培养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内容涉及整个项目的生产工艺,使学员提前接受了岗前培训,有效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实现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此外,卫星石化积极赞助冠名校园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全方位的合作开启了校企合作新篇章,在学校第二届理事会中,卫星石化被推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并捐赠了五万元奖学金。
“卫星石化”订单班的建立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理事会和就业双选会期间,化工学院与多家优质企业达成了订单班合作意向。为落实合作意向,11月23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宁军胜、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建华、化工学院副院长高强一行,前往中化国际连云港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洽谈校企合作事宜,落实了“圣奥化学”订单班合作意向,达成了为圣奥化学泰国工厂定向培养留学生的合作意向。此外,针对食品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化工学院组织专业负责人走访优质食品类企业,开拓了三家食品专业就业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达成了订单班合作意向。
校企联手打造的订单班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化工学院优质就业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形成了“就好业、到化工”的良好口碑,成为了化工学院的一个特色。在此基础上,化工学院制作了《化工毕业生去哪了?》《化工学院优质就业工作》等专题报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广大师生,推送到招生一线,有力促进了招生工作。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也推动了企业协助参与招生工作,在第二批社会人员招生中,校企合作单位沂州科技有限公司发动了近百名职工参与报考,多家企业申请开设招生冠名班,以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化工学院的优质就业有力促进了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以优质就业促进优质招生,优质招生促进优质人才培养,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又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化工学院将在实现学生优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与更多优质企业建立更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产教融合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高水平专业建设等学校重点工作提供丰富的企业资源,为社会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服务淮海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