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正值端午节到来之际,6月6日下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全体辅导员、2017级班主任和近二百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一起在二食堂三楼包粽子、话习俗,共叙师生情。
话端午 谈风俗
活动伊始,师生围坐一起,共话端午习俗。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总有一些关于端午的故事。“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电气自动化171班主任林蒙丹老师给班级学生分享自己儿时的童谣。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拴五色线、插艾条、饮雄黄酒,同学们说起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是如数家珍。大家或细数家乡端午节习俗,或共话南北习俗差异之大,或回忆纯真而甜蜜的端午记忆,或畅谈明年端午节的过法,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师生在共话端午习俗过程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悟精神力量,吸收精神养料。
共学习 齐包粽
活动现场,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糯米、粽叶、蜜枣、线等包粽子的必备材料,随着计时员的一声令下,大家快速地包起粽子来。先选两片又长又宽的粽叶,将粽叶圈成一个小漏斗,再将洗干净的糯米放进去,边放边按,接着把蜜枣放在米上,舀入一匙米把漏斗填满,再用两片长长的小叶子盖上去,绕几下,最后用绳子把它系紧,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炉喽!动作娴熟的电气自动化173班主任韩安明老师耐心地向同学们传授着包粽子的经验,“一个饱满的粽子要压紧实、不露馅、线扎紧,四角分明、有里有面”。许多从未接触过包粽子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手把手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包棕要领,同学们相互配合,一人包粽子,另一人缠线,不甘落后勇往直前,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经过2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大家亲手包好的1000多只粽子精彩亮相,三角棕、枕头棕、锥子棕纷纷呈现在大家眼前,甜蜜溢满心头。活动最后,各班级精心挑选出5颗粽子参加评比,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3个、最佳创意奖1个、最佳风采奖1个。
师生情 粽香浓
在愉悦、欢乐的氛围中,一盘盘香喷喷的粽子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出锅,班主任老师们亲自为每一位同学分发粽子,大家一起分享着香甜的粽子,感受到了青春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更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物联网171班主任夏淑丽老师说:“此次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还增进了师生感情。现在会包粽子的年轻人不多,希望学院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是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院将进一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