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起航•倾情迎新季】梦想共科技齐飞 温暖与励志并举——记机电学院2015级迎新工作

作者:机电学院 日期:2015-09-07点击:784

 

        “机电学院的机器人太牛了,我也要和学长们一样!”、“机电学院给我了班主任名片和学生成长手册,让我了解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成长道路,这下我就更放心了”。机械制造本科151郭庆典、自动控制1506班支祥继的母亲在机电学院学生记者团迎新采访时如是说。为让新生及其家长切实感受到学校“亲情不断线,满满都是爱”的迎新氛围,让他们“乘兴而来,安心而居”,机电学院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和迎新工作调度会;按计划完成了新生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和迎新志愿者培训、迎新氛围营造、迎新现场布置、迎新后勤保障、迎新值班等既定工作;结合去年迎新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实施了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更专业、更人性化的迎新举措,形成了“温暖与励志并举,科技共梦想齐飞”的迎新工作特色。

 

 

 

        心无界,家无垠,We are family

        从家到家的迎新氛围。为让新生及其家长感受到新的“机电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院提出了“心无界,家无垠,We are family”的迎新口号,采取多种举措积极营造“温暖机电”的良好氛围。印有“温暖机电”的工作衫、喜羊羊美羊羊迎新玩偶以及缠绕的漂亮花藤的迎新帐篷、未报到先加入的新生微信群,无不凸显出“家”一样的温馨、温暖。迎新当天晚上,各班分别召开了“从家到家”的第一次主题班会,让新生尽快融入了班级大家庭。

 

 

 

 

 

一站到底的报到服务。新生报到日,迎新现场摆放了“报到流程”、“2015级班主任信息一览表”、“机电学长给新生的66条建议”等10张迎新海报,为初来乍到的新生和家长顺利报到提供了方便;迎新志愿者实行“一对一”的“一站到底”式服务,保证每一名新生都有老生志愿者协助完成报到流程,并配备了“爱迪生号”、“瓦特号”、“阿基米德号”、“西门子号”等亲情接送车,为新生运送行李和新生用品。

  

 

 

        知心送暖的迎新礼物。学院在调研2014级学生入学困惑的基础上,为每一位2015级新生及家精心制作了《成长之路——机电学院2015级新生服务手册》,“英才摇篮”、“求学需知”、“生活指南”等内容切合新生及家长的心理需求,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如何生活、学习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份“知心送暖”的礼物,进一步拉近了新生及家长与学校、学院、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各班级报到处,新生班主任和班主任助理为家长和新生递上精心制作的“班主任名片”,主动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新生家长们的肯定;就新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各班级通过“家长嘱托留言卡”,征集家长们对子女成长的期望和对学校、老师在教育上的心愿和建议,赢得了新生家长们的信任。

 

 

  

         新征程,昂首跃,you are young!

        催人奋进的励志宣传。醒目的“欢迎你,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生力军”、“新征程,昂首跃,you are young!”、“喜羊羊,美羊羊,争做机电领头羊”等充满鼓励、激励与正能量的宣传条幅,让新生及家长们产生“来对了”的良好第一感知。报到点还设置了“机电学院办学条件优良,专业特色明”、“机电学院就业与校企合作硕果累累”、“学生创新能力突出,技能大赛成绩斐然”、“机电学院专业社团活动硕果累累,学生创新能力突出”等宣传板,进一步树立了新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别开生面的励志教育。专业社团梦想展示区摆放了由各专业社团师生设计、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作品,吸引了新生及家长的驻足,各专业社团的成员则向学弟学妹及其家长们展示着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工业机器人演奏钢琴、精准码垛给人以惊艳之感;外观颇似变形金刚的双足智能机器人既能做出舞蹈动作,又能接受指令模拟说话,让人叹为观止;而节能型四轮电动车,无论外观还是科技含量,与市场同类电动车产品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新生及家长们充满惊奇的眼神中又散发出对所学专业的欣喜与渴望,言谈中更是透露出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机电学院机器人社团成员池猛同学在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时说,“我们也想借助迎新的契机,展示我们的成果,既能吸引新生力量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又可以让学弟学妹们增强对自己专业和未来职业前景的信心。” 

 

 

 

 

        及时专业的励志指导。机电学院在迎新报到点设置了专业咨询处和就业咨询处,由专门老师向来访学生和家长解答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为新生及其家长释疑解惑,进一步巩固了新生对学习专业的坚定信心和对职业发展前景的美好憧憬。

 

 

        励志路上多温暖,梦想助我展翅飞!两天的迎新工作只是开始,接下来,机电学院还将安排各种入学教育、专业教育、适应性教育等活动,确保每一位新生在“新家”里都能以昂扬的斗志踏上自己在大学的筑梦、圆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