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和教育广大青年深入基层、走向社会,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变革,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效果,交流实践经验,9月15日,我校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答辩会在教师发展中心报告厅顺利举行。团委书记安莹、学工处副处长秦黎明、机关党总支副书记郝红艳、团委副书记魏宇川、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张颖出席了答辩会并担任评委。
本次答辩会共有22支团队参加。各实践团代表通过PPT展示及精彩演讲从活动筹备、活动开展情况、活动成果、活动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讲述。各团队选题内容涉及党史学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国情观察等,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安徽、山东、河南、浙江、上海、新疆、西藏等地。经评审,化学工程学院“传习非遗记忆,镌刻文化符号”徐州非遗技艺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信息工程学院“与‘梨’一起,援梦新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工商管理学院“同走运河路,共筑民族情”红石榴少数民族红色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获得答辩前三名。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校团委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三下乡”为载体,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了解国情、感知社会,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活动采取项目化管理机制组建团队和个人分散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和民族团结实践团等44支实践团队。在个人分散活动中,校团委发起了“十个一”的个人社会实践倡议,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全覆盖。
活动期间,我校通过网络、报纸、微信、微博等渠道对社会实践状况进行了及时地宣传报道,其中,在国家级媒体平台上发布报道19篇,在省级媒体平台上发布报道24篇,在市级媒体平台上发布报道5篇,国家、省、市级媒体宣传数量累计48篇,共建立实践基地16个,形成调研报告及论文11篇,微团课视频22部,更有单位及个人自发向学校发来感谢信。
新闻来源:校团委 魏宇川
新闻初审:校团委 安莹
摄影:杨旭东
编辑:魏宇川
审核:张书